我来谢家一年有余,谢老爹话不多但十分讲理,大郎是个读书人,婶娘也不算苛刻,小妹性子更是顽皮可爱。
唯有这个二郎,离经叛道,谢老爹一提起就气得跳脚。
谢老爹对两个儿子寄予厚望,三岁启蒙,五岁送入学堂。
大郎学问做得一等一的好,常见他捧着书本,坐在窗边一坐就是一下午。
二郎手也不闲着,会拿笔时就在耍棍,成日不着家。
谢老爹每次见他都训斥一番,然后将棍子夺走扔进灶火中。
每每此时,二郎一言不发,径直从院里走开。
后来他安静了好长时间,也开始捧着书看。
那时我已跟着大郎学了些字,收拾屋子时看见他桌上摆着孙子什么法。
但没多久,谢老爹又开始打他,叫他跪在院中。
婶娘拦不住,我还抱着哇哇大哭的小妹。
旁边火盆烧得正旺,火星噼啪作响。
谢老爹把他屋里的书统统抱出来,一本一本丢进火盆。
棍棒一下一下打在他身上,谢老爹恨铁不成钢。
“叫你好好读书你偏不肯。
“叫你成日游手好闲,惹是生非!
“还看兵书,你有这能耐吗?
“想当将军的多了去了,一砖头砸下来,一半都想当将军。能当上的有几个?都是去白白送了死!
“任性至极,肆意妄为!
“告诉你,老子没死,你就不许去参军!”
谢老爹打累了,气喘吁吁地把断了的棍子扔到一边,进了屋子。
大郎的咳嗽愈发急促,婶娘急匆匆给他去熬药,冰天雪地里,只剩了二郎穿着单衣跪在地上。
他垂眼看了火盆半晌,起身就这么走了。
“叫他跪着,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起来!”
谢老爹吼了一声,二郎背影一晃,脚步丝毫没停。
冬日里天黑得早,怕他出了什么事情,我哄睡了小妹,抱着衣裳匆匆跑出门。
我是在破庙里找到的二郎,他闻声出来时,手里还捏着一本书。
看到我来,他似乎很错愕,直到我把衣裳递给他,他才反应过来,什么话也没说,转身进了破庙。
我跟在身后走进去,不禁咂舌。
里头的佛像后面,堆了满满的全是书,看着丝毫不比大郎房里少。
回去时,他警告似的瞪了我一眼,我忙表示会保密,不会告诉谢老爹。
二郎在家中越来越沉默寡言,但我夜里给郎煎药时,时常看见他屋里烛火燃到极晚。
他的兵书总烧不完,谢老爹棍子打断一根又一根,也阻不住他从军的脚步。
直至如今,我早知谢家留不住二郎,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做,志不在青云,在沙场。
我叹了口气,轻声打断婶娘。
“饭做好了,二郎先去吃吧。”
他转身出了屋子。
等我喂了婶娘,唤回疯玩一天,脸上还沾着泥水的小妹,哄着她吃好了饭,然后洗把手,出了门。
家中无人,我便知晓他是在破庙。
我过去时,他正坐在台阶上,看着天边不知道想着什么。
男女有别,我不敢直接坐下,只站在一旁,轻声道:
“二郎想好了要去从军吗?”
他张了张口,没说出话来。
想来他心中也是十分的纠结,我赶在前面开了口:
“二郎若是有了抱负,只管放手去做,家中自有我来看顾。我已是谢家的人,自该照料小妹和婶娘。”
我第一次与他说这么长的话,一时之间心中忐忑不安,不知他肯不肯放心将母女二人交给我照顾,想了想,我又道:
“你且放心,我不会跑,一言九鼎。”
他沉默许久,说了声:“只是这般,多有劳累,委屈了你。”
我心头一酸,算算年纪,他比我还小上几个月,我将小妹视作亲妹子,看他自然带上些疼惜,忍不住叮嘱。
“不委屈,谢家待我好,既是一家人,哪有算得这么清的道理?
“如今二郎去了军营,一人在外,没有帮扶,也万望保重。”
气氛实在凝滞,我强撑着打趣两句。
“若日后做了大将军,我这个寡嫂也算得功德无量,还得二郎接咱们去过好日子呢。”
太阳一点一点沉下山去,天也昏了,他双手撑在膝盖上,一眼没抬头看我,直到许久之后,才低低应了一声:“嗯。”
小说《念念有慈》 第3章 试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