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下了半月,终于赶在除夕前两日放了晴,屋檐下挂了冰,远处红瓦灰墙落满了白。
我们叫了王寡妇一起来家中守岁,在婶娘屋子床边支了张桌子,围坐在一起,过了个好年。
炭火燃烧得旺,脱掉棉衣也不觉得冷,婶娘也能勉强靠在床边,吃了半碗饺子。
我和王寡妇坐在炉边,商议着来年开个饺子铺。
我从未做过生意,一碗几个饺子,多少钱,怎么开店,这些我一概不知。
“我能行吗?”我迟疑道。
“怎么不行?”王寡妇来了精神,“东头李家面馆做的那样难吃,我看也有人去吃。
“如今人人都不想费工夫在这些擀皮包饺的烦琐工夫上,咱们只要勤快些,总归比日日进山要好些。”
我被她说动了,一个正月都躲在家里研制饺子。
馅儿如何调配,饺子皮儿如何擀,面要怎么发,下锅煮多久,配菜要哪些……
王寡妇将她卖石斛的钱也拿了出来,成日在街上到处相看合适的铺面,去粮油店讲价,制定饺子价格。
我们里外分工,终于在二月初时,将铺子支了起来。
铺子选在西华街,周边都是卖的吃食,这样来吃饭的人多,更容易招客。
几张桌子从店里摆到外头,长板凳往四面一围,坐不下的人就以天为顶,热闹非凡。
捡杀猪匠剔的干净的骨头熬出浓白的高汤在锅里翻滚。
面用温水和,加几枚鸡蛋,揉到软硬适度,醒发后面团像剥了壳的鸡蛋一样。
揪出一小团给小妹拿在手里盘玩,剩下的搓成长条,再切成大小相同的剂子,手掌压平,擀面杖擀成面皮儿。
饺子馅儿有两种,猪肉的和素馅儿。
当天起早,守着屠夫杀猪挂出的第一块新鲜猪肉,叫他帮忙剁成肉泥,不能太细,也不能太粗。
加上盐巴等调料,再掺上鸡蛋,加葱姜水去腥,不停搅拌。
最后拿油炸了花椒,少量的葱花,炸至焦黄,味道喷香扑鼻,再少量多次加进肉里。
一口咬开,椒香顺着嘴巴流进胃里,唇齿还在留香。
这便是饺子馅儿的诀窍。
素馅就简单得多,顺应不同的季节,用的是不同的蔬菜。
包好后的饺子挨挤挤凑在一起,咕噜噜滚进汤锅。
饺子皮揉的劲道,下锅就不容易破,顺着汤在锅里翻滚。
碗底提前放上点儿干菜沫,饺子混在鲜亮的汤里一齐盛出,最后再撒上一把小葱花,用白底蓝花陶瓷碗装着,煞是好看。
才开张不到半月,店里就已经坐满了。
面粉和猪肉不够,日日都有未能吃上的客人。
王寡妇洋洋得意:“这你就不懂了吧?吃不着才会惦记,做的少了,才会争着抢着来吃。”
谢小妹在旁边重重地点头,表示同意。
然后扭头问我:“阿姐,咱们晚上吃啥?”
……
早起贪黑地就这么开了两年,投入的本钱终于挣了回来。
后来铺子有了结余,我们生活也逐渐进入正轨。
小说《念念有慈》 第6章 试读结束。